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晚唐新气象- 唐代称呼漫谈(2/2)

文/何无庸
晚唐新气象 | 本章字数:1040  | 晚唐新气象txt下载 | 晚唐新气象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跟着公子混仙路傲世丹神琥珀之剑南有栖枝极品竹简梅花灿武侠之唯我独尊重生西游之最强皇子完美女仙从陈桥到崖山自九叔世界不朽无尽逆天
逢吉等奏对曰:‘崔发凌轹中人,诚大不敬。然发母是故相韦贯之姊……韦夫人号哭,对中使杖发四十,拜章谢恩,帝又遣中使慰安之”。而《新唐书》,中亦复如此《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上·昭德王皇后传》:“将葬,后母郕国郑夫人请设奠,有诏祭物无用寓,欲祭听之”。《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附玭传》:“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旦,栉纵笄拜阶下,升堂乳姑,长孙不粒食者数年”。而未见从夫姓称呼者也。

说了这么多,才发现还没有讲到当时的自称。当时的男子多自称为“某”,也有谦称“仆”的,称呼就比较多了。而女子除了像后来的女子那样谦称为“奴”外,更多的是自称为“儿”,同时,也有女子自称为“某”的。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使被尊称为“使君”;县令的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常被尊称为“明公”。

另外,看看唐代官场中的相互称呼和百姓见了皇帝或官员的称呼,就感到那时人们间的关系远较明、清时代更加平等: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

例如,像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对给他家修墙的工人讲话时,自称为“某”,而工人回话是也自称为“某”。

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例如,张文瓘为大理寺卿的时候,获罪的人都说:“张卿所罚,不为枉也”。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例,《开元传信记》中记载,裴宽审案,曾接到状纸,为两女子争猫,其状纸云“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即不是儿猫”,这状纸也可为一笑。

唐代官员有自称为“卑官”者,但记载中很少见。《大唐新语》卷三有拾遗王求礼谓钦望说:“卑官贫迫,奈何不使其知而欺夺之,岂国之柄耶?”

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谈话。


状态提示: 唐代称呼漫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唐代称呼漫谈(2/2) 返回《晚唐新气象》目录下一章:唐代家具(快捷键→)

推荐阅读天道天骄五仙门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仙笼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山河志异你们修仙,我种田修罗武神光阴之外百炼飞升录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