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挽明- 第九十九章 太祖实录(2/2)

文/燕西风
挽明 | 本章字数:1246  | 挽明txt下载 | 挽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梨园秋兵锋无双部落帝国医统江山三国之孔明之师文娱之小演员的日常一世唐人万事如易天价宠溺,最爱魂断武周大靖枭雄汉末之吕布再世
春等名臣名将,杨鹤都只是草草了解一下。

只有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

这样读书自然很快,不到三个时辰,杨鹤便看了二十多卷。

直到看到二十五卷时,看到朱元璋制定典章制度,杨鹤才放慢阅读速度。

耳听外面更夫敲击梆子声一慢三快,张凤梧笑了笑道:“应时,已经是四更了,今天就读到这里吧。”

(注:古时夜间共分五更,一更天是十九点到二十一点,更夫敲击梆子或者锣的节奏为一慢一快,连打三次。

二更天是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更夫敲击的节奏为一下又一下,连打三次。

三更天是二十三点到一点,更夫敲击的节奏是一慢两快,连打三次。

四更天是一点到三点,更夫敲击的节奏是一慢三快,连打三次。

五更天是三点到五点,更夫敲击的节奏是一慢四快,连打三次。

五更对应的时辰是,一更天是戌时,二更天是亥时,三更天是子时,四更天是丑时,五更天是寅时。)

杨鹤闻言吃了一惊:“这么快,已经四更了么,栖之兄快回去休息吧。”

张凤梧苦笑道:“不是我回去休息,是你该休息了。”

杨鹤点点头,慢慢把书合上放在桌上。

劳逸结合的道理杨鹤还是懂得,休息不好,次日便无法集中精神学习,何况张凤梧回去休息了,他也无法继续看书,毕竟很多字不认识,需要张凤梧指点。另外,今天学了不少东西,也需要消化一下。

让下人打着灯笼把张凤梧送到后宅,杨鹤自己来到后堂张凤奇平时休息的房间。

躺在暖炕上,杨鹤却是久久不能入睡,满脑子都在想朱元璋。

毫无疑问,朱元璋是位了不起的英雄,叫花子出身,还当过和尚,真正的穷苦人出身,参加了义军以后,很快在义军中崭露头角,并且很快便独当一面。然后带领着部下,东征西讨,逐渐打下一片基业。

说朱元璋是军事家,应该是没人敢质疑的。

但是朱元璋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设置的行政机构。

实录第二十五卷和二十六卷详细地记录了朱元璋称王后设置的行政机构。

地方官府机构暂且不说,中央机构主要分三部分,中书省,都督府和御史台。

在成立御史台时,朱元璋曾对担任御史的大臣们说: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政,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百官。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实为清要,卿等当思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盖己不正,则不能正人,是故治人者必先自治,则人有所瞻仰,毋徒拥虚伪而漫不可否,毋萎靡因循以纵奸长恶,毋假公济私以伤人害物。诗云,刚亦不吐,柔亦下茹,此大臣之体也,卿等勉之。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中书省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都督府相当于后世的军委,御史台相当于后世的监察机构,说明朱元璋很清楚国家应该如何管理,各部门应该干什么。

同时也说明朱元璋清楚地认识到监察机构的重要性,对监察的官员的素质要求极高。

作为一名封建帝王,朱元璋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能做到这一点,说他是政治家一点也不为过。

轻轻叹了口气,为什么一个好好的监察机构,最后竟然成了党争的工具了呢?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像太祖实录这样的书张凤梧都能收集到,皇宫里面自然也会有,明朝末年这几任皇帝难道不知道看看么?

如果看了,他们怎能容忍监察机构成为党争的工具?难道真的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么?

叹了口气,杨鹤慢慢合上眼睛。


状态提示: 第九十九章 太祖实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九十九章 太祖实录(2/2) 返回《挽明》目录下一章:第一百章 得罪不起的人(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