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的三国我当家- 第八十五章 隆中对策(2/2)

文/绿野布熙阳
我的三国我当家 | 本章字数:1565  | 我的三国我当家txt下载 | 我的三国我当家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天下图坏娘子:七夫之祸荆楚风雷卫天子倾世废材:腹黑邪尊追妻忙魔神乌托邦嚼颗药,冷静下绝地反击秦农大航海时代之自由之翼部落帝国晚明霸主
伸手摘刀要杀曹操,以正国法,却为刘皇叔所止。此一幕多人看见,只是瞒着那曹操。崇如兄追随皇叔左右,又岂会真心辅佐那曹操。”

刘墉一阵愕然,这孔明真是奇才,心中叹服,又道:“原来孔明兄早知刘墉心思,却害得我空自猜疑。”

“想不到以刘墉之能亦有看岔之时。”诸葛亮哈哈大笑。旋即又正色道,“荆州之地须早取才是,若迁延时日,为曹操、孙策所取。追悔莫急。”

刘墉也有同感,可惜急不得啊,刘备如今还在“种菜”呢。不对啊,诸葛亮这样问,说明他心里早就有了打算的。会是谁呢?刘墉小心问道:“孔明兄以为还有谁可取得此二州,与曹、孙相抗?”

诸葛亮深深地看了刘墉一眼,答道:“本来有一个人选,便是刘备刘皇叔。玄德公本拥徐州之地,又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若渴,天下归心。可如今却被曹操幽闭于许都,手下有将无兵,虽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亮本已心灰意冷。如今却觅得一人,较之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墉一阵狐疑,居然还有人与刘备相当,便问道:“敢问孔明兄此人是谁?刘墉是否知晓?”

诸葛亮微笑不语,用手指轻轻一点刘墉。

刘墉大惊道:“孔明兄说的是在下么?刘墉才疏德薄,只是区区一个参谋将军,有职无权,缺兵少将,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孔明兄切莫取笑。”

诸葛亮正色道:“崇如兄何须自谦。你施巧计解富义之围。兵不血刃轻取河内,才辩无双说服张绣来降,如此之人岂是庸才?”

刘墉更是诧异,“孔明怎对在下如此了然?”

诸葛亮昂然道:“亮虽少出隆中。亦知天下大事。那富义本寂寂小城,弹指间便与江夏齐名,何故?崇如虽含明隐迹,刻意隐瞒,但亮好友众多,了知其中奥妙亦非难事。”

刘墉无言以对。只得说道:“多谢孔明兄抬举。只是刘墉才疏学浅,难当重任,何况我又是西域人士,难以服众。”

“崇如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前面的言辞或许还是谦词,不过后面这句却是致命的,诸葛亮一阵踌躇,顷刻间竟想不出应答之辞。

只听刘墉又道:“玄德公虽蛰居于许都,我料早晚必脱困而出,以皇叔之尊登高一呼,必四海响应。此事何须孔明兄烦忧?”

诸葛亮大喜道:“皇叔真能脱困吗?”

刘墉郑重答道:“我已与皇叔商定好应对之策,这几日便有消息传来。”

诸葛亮抚掌欣喜道:“如此,汉室有望了。”

两人相视大笑,刘墉心中忽然有个疑问,便问道:“孔明兄,在下有一事请教,就凭这荆、益二州之地便能复兴汉室,一统天下么?”

诸葛亮摇摇头道:“非也。既便跨有荆益,也得先固守险要,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交孙策,内修政理,蓄势而发。待天下有变,一队将荆州之兵以向宛城、洛阳;一队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两路并举,才可复兴汉室,完成大业。”

刘墉盯着那地图,思索着诸葛亮的话语,他心中的疑惑总算是解开了。以前总是听有人在争论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不切实际,根本就不可能由蜀国来统一天下,其实这些人都误解了诸葛亮的筹划。这里面其实有两个决定的因素,一是必须是荆州、益州共同出兵;二是天下有变,要么是战乱灾祸,要么是吏治腐败,使得民怨沸腾,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可惜历史上关羽大意失了荆州,使得蜀汉王朝早早就失去了机会。诸葛亮其实早知北伐不会成功的,他六出岐山不过是继承刘备的遗愿,也是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而勉强施行的,最后因操劳过度而病逝于五丈原。如果诸葛亮不出兵北伐,以他的才干,蜀国未必最早灭亡,这也是刘墉读三国时替诸葛亮叹息的地方。不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确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也是后人对他顶礼膜拜的缘由。

诸葛亮见刘墉呆呆地出神,久久不说话,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推,“崇如兄!”

刘墉如梦方醒,讪讪一笑道:“孔明兄所言甚是。”

诸葛亮笑道:“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策占地利,皇叔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业,先成鼎足之势,后伺机进兵中原,重兴社稷,再振朝纲。”

两人打开心结,更觉畅快,刘墉突想到一事,便言道:“在下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孔明兄能否答应?”


状态提示: 第八十五章 隆中对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八十五章 隆中对策(2/2) 返回《我的三国我当家》目录下一章:第八十六章 招纳魏延(快捷键→)

推荐阅读雏鹰的荣耀北朝帝业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机战之无限边境我的公公叫康熙我娘子天下第一左舷我祖父是朱元璋国潮1980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红楼之挽天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