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文科大唐- 第一百六十章 战略意识(2/3)

文/包大海
文科大唐 | 本章字数:1945  | 文科大唐txt下载 | 文科大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梨园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贞观楚王回望大明笑今朝大燕欢歌武灵战国覆汉万事如易大唐第一狠人回到宋朝当暴君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当年吐蕃和大唐关系可没有后世教科书那么简单,文成公主入藏并非是真正的为了交流,而是为了安抚吐蕃,实现大唐的另一个战略计划。事实上大唐和吐蕃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是盟友也是敌人,和当年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很相似,非常的复杂。

双方合作时候也要避免对方捅刀子,可是这个王玄策居然做了一个蠢事,选择消灭自己的潜在盟友,为自己的潜在敌人增加实力。虽然使节团被杀,是莫大的耻辱。可是作为外交人员,一切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以国家战略利益为重。他跟吐蕃借兵攻打印度,这样高兴的是吐蕃,这样大唐不可能绕过这里去统治印度,所以真正统治印度的反而是吐蕃。

这种消灭后顾之忧的事情,吐蕃当然乐意去做了。说不定,吐蕃还正好高兴这一点,他们害怕大唐和印度合作一起牵制他。这下终于是可以消灭印度,解决后顾之忧了。当解决后顾之忧并且获得了快速发展之后,到了唐朝中期的吐蕃成了大唐的最大敌人之一,甚至攻克过长安。

虽然王玄策使节团被杀而灭了印度,可最后却造成了自己首度被攻克。使节团被杀,和首度被攻克,这个孰重孰轻显然是不言而喻。王玄策在战略意识上明显不行,他做了这种资敌的蠢事。为了出一口恶气,也就忘记了国家的战略布局,忘记了国家的战略目的,居然把一个潜在盟友给灭了,然后帮助了一个潜在敌人。当年吐蕃之所以愿意借兵,多半想的也是这样,趁机解决后顾之忧。

“皇上,我只是想说一句,千万不要让王玄策作为外使。他的战略意识不太好,只能够作为辩士,却绝对不能够让他执掌符节。而且他容易意气用事,他在战术上是无可挑剔的,不管是口才还是军事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可是他却明显不是一个战略意识足够的人。他虽然说远交近攻,可是却并没有真正的体悟到这个远交近攻的核心。他只是能够作为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却绝对不能够作为一个决策者。”时不凡说。

王玄策虽然说什么远交近攻,可是从他“一人灭一国”的作风来看,明显不是一个真正懂得远交近攻的人。当时大唐应该“近攻”的是吐蕃,并非是印度。他恰恰相反,远攻近交。大唐吐蕃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其实好比秦国、晋国还有当年的郑国的关系。秦国和晋国联手攻打郑国,后来眼看郑国要灭亡的时候,烛之武说服了秦穆公,让秦穆公退兵了。

烛之武的理由很简单,那也就是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晋国,秦国不可能直接统治郑国,那受益者反而是晋国。晋国吞了郑国之后,实力必然会增加,那个时候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必然会对秦国开始进攻。相反,如果留下郑国,郑国将会在背后牵制晋国,让晋国无法能去和秦国开打。而印度也就是类似于郑国,如果留着印度那吐蕃将会后顾之忧,不敢对大唐开战。

可是王玄策却灭了印度,这样等于是给吐蕃这个敌人解决了后顾之忧了。秦国和晋国可是关系非常密切,有着“秦晋之好”的说法。可是他们之间也都在互相暗中捅刀子,所以说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个王玄策没有看透这一点,更是没有真正体会当年烛之武退秦的精髓,所以才做出了这种虽然出了一口恶气,可是却对于国家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很大害处的事情。

“当年王玄策最好的办法不是去灭印度,而是去帮助印度君王复国。他却把那个篡国者的行为定性为了整个印度的罪行,这样不但等于是间接承认了那个印度篡国者的合法统治,这样反而会把那些篡国者的反对派逼~迫他们站在了篡国者那边。当面对外敌的时候,他们肯定会被迫一起共抗外敌。王玄策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帮助印度复国,这样让印度的忠臣一起讨~伐篡国者,最后那个复国之后的印度一定会对大唐感恩戴德,这样很好的牵制吐蕃。而至于杀害使者的行为,可以专门定性为那个篡国者自己的私人行为,和印度没有关系。这个才是真正具备外交智慧的手段,可惜最后灭了印度,那是在给吐蕃解决后顾之忧啊!”时不凡看着王玄策在那里得意洋洋,好像对于这次任务势在必得的样子,心里面叹了口气评价道。

“乔师望,王玄策,时不凡已经跟朕说了,朕已经决定好了让谁去出使薛延陀!”李世民说道。

王玄策露出了笑容,显然是认为自己势在必得了。

“关于这次出使薛延陀的人,根据时不凡的建议,朕选择乔师望作为我大唐出使使节。乔师望,你不要辜负时不凡的一番好意啊!”李世民说道。

乔师望听了之后,大喜过望,简直是没有想到这个结果。本来乔师望那个看到了时不凡和王玄策谈得来,误以为这次时不凡看重的是王玄策,自己口才不行,所以必然会被放弃。别说王玄策是这么认为的,哪怕乔师望自己也都不自信时不凡能看得上他。

可是结果恰恰相反,时不凡居然选择了他,没有选择王玄策,这样让乔师望真的激动无比。

“时县男,多谢了!”乔师望惜字如金的说,显然能说这些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至于王玄策,脸色很黑,他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自己自称能言善辩,可是最后居然会这么一个结果,让他非常郁闷。

“时县男,为什么?为什么不选择我?我能言善辩

状态提示: 第一百六十章 战略意识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六十章 战略意识(2/3) 返回《文科大唐》目录下一页:第一百六十章 战略意识(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抗战之烽火燃血军工科技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水浒话事人帝国第一驸马戎唐大国军舰我的谍战岁月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